|
您当前的位置:幻想科技未来 > 中东市场基本情况
中东地区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一直是东西方交通要道,包括阿联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巴林、卡塔尔、伊拉克、也门、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索马里、科摩罗、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等西亚和北非22个阿拉伯国家。中东地区人口约2.8亿,盛产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占世界储量的68%之多。此外,还有大量的天然气、磷和其它矿产。
阿拉伯国家按经济状况可划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其濒临波斯湾的海湾6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巴林、卡塔尔和阿曼),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高;另一部分是阿拉伯半岛其它部分及北非地区、濒临地中海及红海一侧的16国,经济较落后,现代化程度相对低,如苏丹、也门等国。
1、中东和北非石油天然气储量大、工程项目多
中东和北非所探明的石油储量在世界石油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份额正逐步大幅度增长,世界对该地区石油依赖程度日趋提高。1998年,世界原油储量达到10529亿桶,其中中东和北非地区有7162亿桶,占68%;到2002年底,世界石油储量减少到10477亿桶,但中东和北非的原油储量已达7283亿桶,占70%。据美国能源情报局预计,中东石油在未来20年内仍将称霸世界石油市场,2025年对石油的需求将从2002年日需求量7800万桶增长到1.18亿桶。
伴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巨大储量,中东各国工程建设市场非常活跃。近几年来,中东工程承包市场出现迅猛增长的势头,每年工程总额达300亿美元以上,石油化工、电力、通信工程和供水工程等行业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的项目多、投资大、竞争激烈。从目前看,中东及非洲市场在世界上是最充满商机、前景良好的热点市场。
2、中东有关国家工程项目情况
以下是据笔者掌握的市场信息和资料,有关中东国家工程项目情况。
约旦
以磷矿、钾盐等化工、电力以及水利和公路建设项目为主。项目规模较小、市场空间小。以吸引外资项目为主,许多公司纷纷在约旦设点,主要瞄准伊拉克工程和贸易市场。
卡塔尔
以国家油田地面建设、炼油和管道工程项目为主,其石油公司积极吸引外资建设石化项目。2003年底,荷兰、韩国和台湾公司投资3亿美元建设石化项目。其中,天然气、原油开发投资、合资项目较多,城市建设、港口建设、供水设施公用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在今后5年中会有较快发展。项目规模较大、项目信息多、发展有潜力,是目前中东地区工程建设最活跃的国家。
叙利亚
以油气长输管道、炼油厂改造、电厂建设改造、石油勘探项目为主。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市场空间大、发展有潜力、市场管理不规范,政府操作的项目较多。
苏丹
以石油、公用设施项目为主。作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工程建设项目基本需要投资和融资。目前在苏丹的主要外国公司为中国石油CNPC、马来西亚PETRONAS和印度ONGC3家,中国石油CNPC在苏丹在主导地位。中国石油化工SINOPEC于2004年初其承揽到1380公里管道项目。中国企业在当地业绩信誉好。
沙特阿拉伯
工程项目居中东之首,石油化工项目规模大且多,建设资金充足,基本由欧美公司垄断,中国公司在中小型项目有空间,市场发展潜力大。一直以来,中国公司尚未在沙特承揽到大型的工程建设项目。
也门
电站改造、原油天然气管道、炼厂改造项目、水泥厂建设等,基本需要融资、BOT或其它投资方式,市场空间大,竞争不激烈,投资环境不好,国家资信不高,人身安全存在隐患(私人携枪非常普遍)。
伊拉克
以土建、道路、学校和宾馆工程项目等为主,同时,存在炼厂、油管线、油库等修复项目,但因目前局势恶化,战乱绑架事件不断发生以及美国政府实质控制该国,中国企业难以独自进入承揽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利比亚
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油气管道、水利管道,炼油厂改造等为主。利比亚石油天然气资源居非洲首位。利比亚自1986年以来,长期受到美国等国际社会制裁,油气田开发长期停滞,炼油厂装置陈旧,需要改造,国家基础建设有待更新。随着今年国际社会对利比亚解除制裁,利比亚正在逐步加大开放国门力度。资金存在问题,炼油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国家石油公司(NOC)倾向以投资、融资承建;中、小项目工程建设项目较多,不需要投融资。另外,利比亚工程项目付款条件较好。
3、美欧日韩等国发挥“联合舰队”优势,积极进入占领中东市场,我国一些中资企业也已立足
一直以来,中东国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石油能源争夺的集中地,依靠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和石化工程项目,吸引世界各国政府、国际大公司、银行银团进行投资、合资和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继欧美之后,日本、韩国、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前东欧国家也纷纷挤入中东国家参与石油开发、工程承包。2003年底,韩国政府又出台新政策,积极鼓励韩国企业加大占领中东市场的力度。
欧美、日韩等国分别以投资、融资链作为纽带带动国内产品出口、推动本国大量企业进入中东市场,同时,以石油、天然气以及石油产品作为等价交易。这些国家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逐渐形成了“联合舰队”一体化的市场经营模式,上中下游一体化,资金运作和项目工程承包一体化,产品供应、生产和销售一体化,在中东地区取得了丰厚利润。比较明显的中东国家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目前以天然气为主体的卡塔尔、阿曼等海湾国家。
中东工程承包和劳务为我国传统市场。中土公司、中国港湾公司、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石油公司和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公司等在中东活跃,已立足盈利。但总体上,中资企业在中东地区竞争力不强,所占份额小。
我国企业在中东市场的发展优势
近10年来,我国许多工程建设企业承揽到的大多数项目均在中东,且盈利面较好。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例,有关项目包括:1992年的科威特阿哈迈迪炼油厂修复工程、1997年的科威特苏维巴炼油厂罐区工程、2000年的卡塔尔石油公司管道工程、2001年约旦复合肥工程、2001年的伊朗石油公司炼油厂改造工程等。大多数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及业主的肯定。
我国企业具体优势表现为:
1、整体综合实力强。如中国石化,作为世界知名500强企业,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集团公司在资金、技术、人员、工程经验、外交等方面具备整体综合优势。
2、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石化工程建设企业的工程建设能力较强。在炼油方面,中国石化是亚洲最大、世界第5大炼油企业,具有世界领先的炼油技术和工程建设能力,具备承担单系列千万吨级的炼厂及主要装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实力。
3、中东工程建设项目造价较高,相对而言,中国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从目前中国建筑、中国土木、中国港湾等几家看,经多年摸索,已转向正轨,其每年盈利100~150万美元利润(土建项目为主);对技术含量高石化EPC总承包项目,应存在更大利润空间。与多数发展中国家比,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工程建设、人员素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与发达国家比,在设计、采购和施工人工成本方面占有较大优势。
4、许多工程建设企业具备投资、融资能力。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总的趋势是需要承包商融资承包。例如中国石化总资产约700亿美元,资信程度很高。
我国企业开拓中东市场的策略和定位
要开拓和执行好中东及北非地区工程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入思考研究。
1、组建专业化海外工程建设队伍,适时有效落实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最佳方案
比较欧美、日韩大中型公司,中国一些工程建设企业开拓海外工程市场存在缺乏连续有效的发展规划、经验少、人才缺乏、力量分散等问题。
为加大海外及中东工程市场开拓力度,有效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利用特、大型企业综合优势,适时组成专业化国际工程公司是解决目前开拓中东市场主要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成立专业化国际工程公司能够发挥特、大型企业集团化优势,形成专业化海外工程建设人才队伍,掌握海外工程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有层次分重点开拓中东及海外市场,最有效地承揽到并执行好大、中型等各类工程项目,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2、走与欧美、日韩知名公司及当地公司“联合之路”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可采取各种形式、灵活政策,联合国际、当地企业、专利商、工程公司、银团以及施工企业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具体表现为:
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和巴林等海湾6国,资金丰富,法律法规健全,规章制度严谨,工程建设项目多。特别是西方国家处于垄断地位。为此,宜联合欧美大企业,走分包之路。针对特大或大型项目,建议多家企业在原料供应、市场销售、资金运作、工程建设、管理运作等方面全方位联合,以EPC、BOT、投资或融资等方式承建。
叙利亚、也门、埃及、约旦、黎巴嫩、利比亚、苏丹等阿拉伯16国,经济不发达,规章制度不规范,工业基础落后陈旧,许多项目急需上马但缺乏资金,竞争力较弱,建议购买国际先进的专利技术和工艺包,走总承包之路。
3、适时投资和融资承包工程项目
依靠投资、融资承揽工程建设项目是当前国际工程承包的通行做法。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需要投资和融资承包项目越来越多,据有关方面估算,融资承包项目约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65%,2003年国际融资承包规模约为7800亿美元。我国像中国电力机械进出口公司等企业均有融资承包海外工程项目的良好业绩,特别是在2003年,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与印尼巨港电站业主签署了一份BOOT项目合同,总投资金额达9.08亿美元,经营期为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