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用户名: 密码: 注 册
 
您当前的位置:华商要闻 > 83.63亿港元!内资两年来最大力度抄底港股

3月10日,内地资金创下了两年多的净流入港股纪录(历史上也可以排第四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过去一个月(2月21日~3月10日),内地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累计流入金额达到近700亿港元。

高分红资产吸引力凸显

过去一个月,恒生指数累计下跌6.79%。在3月9日外围市场的影响下,恒生指数更是大幅低开并下跌4.23%。不过3月10日市场开始反弹,恒生指数大涨1.41%。

记者注意到,3月10日,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净流入港股达83.63亿港元。这一数据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是最高的,此前在2015年及2018年分别出现了3次内地资金单日大幅流入港股的情况(分别是2015年4月8日和9日,以及2018年2月5日,净流入金额分别是89.35亿、86.83亿及85.33亿港元)。

在3月10日港股被内地资金买入的个股中,几乎都是内资企业,也再次反映出了内地资金的口味(偏爱投资自己熟悉的公司)。根据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数据,建设银行、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工商银行、小米集团-W、美团点评-W、中国海洋石油被内地资金买入最多,金额分别达16.86亿、14.02亿、3.78亿、3.51亿、2.77亿、2.7亿及2.1亿港元。老虎证券分析师团队指出:“全球宽松潮、资产荒背景下,由于对低估值、高股息率品种的配置需求,目前港股动态PE已经回到2005年以来一个标准差区间的下方。另外,疫情过后内资股可能会迎来盈利复苏。”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夏风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港股市场里蓝筹股和中小市值的股票分化比较厉害,以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来看,估值均处在历史的极低分位值,不少成分股的股息率(记者备注:建设银行H股股息率达5.44%)都比较可观,在当前全球宽松预期的背景下,低估值高分红的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加。即使港股市场存在若干影响估值的核心问题,但对长线的资金来讲,已经构成了足够的吸引力。港股市场的投资要注意回避概念股、小市值股票,投向以蓝筹股、国企股为重,特别应该关注其中优秀的互联网龙头股和消费龙头股。”

内资净流入四大行最多

“抄底”港股资产其实并非内地资金的心血来潮,记者注意到,过去一个月,内地资金只有一个交易日出现资金净流出(而且还不到1亿港元),其他交易日全部出现净流入港股的现象。

2月11日以来,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累计净流入资金就达到了675亿港元。而该数据在2019年全年也才2224亿港元。

中国银河国际表示,进入2月份,内地资金显著加大了对港股的资金流入。从2月份的数据看,四大银行的内地资金净流入最大。同时,也有大量资金追捧一些小市值个股,甚至此前遭遇了负面消息的微盟集团(02013,HK)也受到了内地资金的追捧。

从资金量来看,被“抄底”最多的自然是那些大蓝筹,因为其市值体量很大。而一部分投资者可能关心哪些个股被“抄底”最猛(内地资金增持占港股发行的比例)。

数据显示,赣锋锂业(01772,HK)在过去一个月内被内地资金增持的力度最大,达到了10.16%,而内地资金的持股比例甚至高达46.88%。从赣锋锂业的股价走势看,过去一个月,该股股价达到了历史最高点38.2港元/股。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本站 | 总裁热线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8 世华企中俱网
http://www.wocec.com

世界华人企业家(中国)俱乐部有限公司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