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华商与佛教 > 明生法师:追寻祖师大德足迹 光大粤港澳祖庭文化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11月14日,2020粤港澳佛教文化交流会在广州光孝寺、香港佛教联合会文化中心两个主会场开幕。在开幕式上,明生法师代表广东佛教界作“粤港澳佛教祖庭文化传承”演讲。明生法师在演讲中表示,我们在一起探讨祖庭文化,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本着守护法脉、继承传统的精神,追寻祖师大德足迹,光大祖庭文化,立足当代,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守本创新,奋发有为,回应时代需求,担当爱国爱教、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奉献社会、利济人群的崇高使命,推动当代大湾区佛教事业蓬勃发展。为促进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进一步弘扬粤港澳佛教祖庭文化,明生法师还提出了包括:加强祖庭文化建设、深入研究祖庭文化、大力弘扬祖庭文化、发挥祖庭交流互鉴作用在内的四条建议。凤凰网佛教编发明生法师主题发言如下:
明生法师作“粤港澳佛教祖庭文化传承”主题发言(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今天,我们相聚珠江,围绕“粤港澳佛教祖庭文化传承”主题,本着佛教契理契机弘法利生的本质要求,总结佛教中国化的经验与智慧,梳理粤港澳祖庭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探讨祖庭文化的友好交流和民心相通功能价值。
祖庭是汉传佛教各宗派祖师大德修行证果、开宗立派、弘法利生、传灯续焰的重要圣地。祖庭文化凝聚着祖师大德的悲智愿行,彰显着宗风法门的独特光彩,具有高度的信仰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与学术价值。当下,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弘扬粤港澳佛教祖庭文化,有利于继承祖师大德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利于发扬汉传佛教优良传统,有利于实现粤港澳佛教界的“共享文化”与“共同价值”,有利于大湾区的人文建设和社会和谐。
粤港澳地域相近,历史上同属岭南,岭南文化是三地共同的文明价值,发轫于岭南的曹溪六祖禅法、云门宗对岭南文化产生独特的影响。粤港澳佛教同宗同源,近现代三地佛教皆以禅宗为主要修行法门。广东是禅宗“西来初地”,“南宗禅法”发源地,六祖慧能故乡。中土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广州登陆、在光孝寺驻锡,禅宗三祖僧璨曾来粤弘化,六祖慧能在光孝寺、南华寺、国恩寺开演南宗禅顿悟法门。唐代以降,岭南佛门尽为禅门法裔。仰山慧寂禅师、南岳慧照禅师均于岭南弘法课徒。宋代禅宗巨匠大慧宗杲于光孝寺、罗浮山和梅州地区弘扬“话头禅”,元代宗宝大师于光孝寺编集流通最广的《六祖坛经》。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入粤驻锡广州光孝寺、中兴曹溪南华寺,其全身舍利至今与丹田禅师、六祖大师的全身舍利都供奉于南华寺内。明清时期,在道独、天然和尚、澹归、密因等禅门硕匠的共同努力下,使萎靡的禅门宗风为之丕振。近代以来,岭南佛教又经虚云、太虚、倓虚等大德与教内有识之士的努力而复兴,岭南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岭南大地上有译经伽蓝广州光孝寺、岭南禅林之冠韶关南华寺、六祖诞生圆寂之地云浮国恩寺、云门天子韶关云门寺、西来初地广州华林寺等闻名遐迩的禅宗祖庭,也有天坛大佛香港宝莲寺、庄严雄伟的澳门普济禅院。勇于创新的岭南佛门缁素,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创造性的作用,推动了佛教中国化,而且对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民众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千百年来粤港澳佛教界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粤港澳的佛教文化始终在传承中不断地发展,相互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香港佛教可追溯到南北朝刘宋年间,由杯渡禅师传入。广东四邑纪修法师,是香港宝莲寺开山祖师;广东南海筏可法师,创办了香港佛教联合会;广东新会圣一法师,既中兴曹溪南华寺又主持宝莲寺。澳门佛教,始于唐朝咸通年间真教禅师,嗣后有广东石濂大汕、栖壑道丘曾驻锡澳门,广东观本法师曾任澳门功德林法席。香港宝莲寺与澳门观音堂曾一度以广府版的佛教唱颂为法事功课。近现代,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云峰长老和新成长老都曾驻锡香港。香港智慧长老、泉慧长老、澳门健钊长老都是光孝寺方丈本焕长老嗣法门人。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的觉光、永惺、圣一、初慧、智慧、融灵、泉慧等长老,澳门健钊长老和机修长老对广东佛教寺院复兴有汗马功劳。1994年,香港宝莲寺在新兴建第一所希望小学,嗣后又在全国各地兴建300余所希望小学,港澳佛教界对内地教育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以及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港澳佛教界这些无私奉献的大功德,广东缁素铭记于心,也流芳千古。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长老及明旸长老、云峰长老护送《龙藏》到香港宝莲寺供奉。香港、澳门回归后,粤港澳佛教交流由最初港澳的信众到粤来进香礼祖,到香港佛教联合会觉光长老、永惺长老、健钊长老多次率团来访,尤其是2005年,觉光长老、永惺长老不顾年事已高亲自率领香港六宗教团体领袖访粤团参访友好交流,受到了当时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切接见,在三地宗教中产生了良好的作用。佛牙舍利赴港澳供奉、香港举办世界佛教论坛、供千僧斋、港澳回归祖国庆典等大型法会,广东佛教界则以承办或协办单位的身份参与。而“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连续七届的举办都离不开香港和澳门佛教界的大力支持。这都是粤港澳佛教祖庭文化传承的历史见证。心净则佛土净,见性成佛的禅宗对粤港澳大湾区民众产生深刻影响,佛教文化在中华文脉传承、服务当地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广东祖庭文化兴起,港澳同胞纷纷回乡礼祖参访,积极参与到祖庭建设之中。以祖庭道场、祖庭文化为纽带,港澳佛教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不断增强。
今天,我们在一起探讨祖庭文化,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本着守护法脉、继承传统的精神,追寻祖师大德足迹,光大祖庭文化,立足当代,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守本创新,奋发有为,回应时代需求,担当爱国爱教、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奉献社会、利济人群的崇高使命,推动当代大湾区佛教事业蓬勃发展。
粤港澳佛教界在如今党和国家大力支持大湾区发展与融合的大背景下,将会更有作为,将会成为中国佛教在新时代发展的桥头堡。
就广东省而言,我们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拟着重打造粤港澳同属的岭南文化圈,通过发挥三地佛教文化资源之优势,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进一步弘扬粤港澳佛教祖庭文化。下面浅述几点建议,请各位指教:
一是,加强祖庭文化建设。恢弘祖庭道场,阐扬禅门宗风。深入挖掘、整理粤港澳佛教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粤港澳大湾区佛教文化遗产,共同展示大湾区的包容性和岭南文化的特质。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佛教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编粤港澳大湾区各寺院的爱国主义历史故事,专题宣传大湾区的佛教寺院爱国爱教精神与人文风貌。
二是,深入研究祖庭文化。组织广东法师到港澳学习英语和寺庙管理经验;邀请港澳法师到广东学习丛林规矩和佛教教理,建立培养青年僧才交流成长平台,为研究祖庭文化储备各类人才。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中佛教寺志的编撰、修订工作,推进大乘佛教经典的翻译和注释工作;举办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或座谈会,推进佛教中国化课题研究,形成粤港澳共同的佛教学术研讨与佛教文化交流的良好氛围,打造属于我们粤港澳佛教的学术高地、文化高地、创新高地。
三是,大力弘扬祖庭文化。开展禅宗祖庭巡礼活动,讲好六祖慧能故事,开展“禅宗六祖文化节”活动,以文化的同源性和形式上的多元性,丰富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文化生活,营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良好人文氛围。以佛教传统节日为契机弘扬佛教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藉每年佛诞日、六祖诞开展粤港澳梵呗演出、禅茶一味、书画挥毫等活动,引导民众正信正行,发挥佛教文化净化心灵、涵育道德的积极作用。
四是,发挥祖庭交流互鉴作用。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佛教教务活动。通过直接、经常性的沟通,可开展粤港澳互相巡礼、圣物迎请、缔结友好寺院、建寺安僧经验交流,以此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在海外培育知华、友华力量,消除各种极端主义的滋生土壤,有效提升我国佛教界在国际舞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能力。
我们祈愿粤港澳佛教界从祖庭文化出发,祈愿祖德先贤在梯山渡海弘法利生中所撒下和平的种子,生生不息。让我们与国家同频共振,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一切众生的解脱安乐,携手并肩,精进不懈。
祝国泰民安!在座各位吉祥如意!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