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投资专题 > 低碳经济成投资机会 留学生回国寻找绿色契机
中国低碳经济刚刚起步,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掌握创新能源科技的人才。渐渐地,拥有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的海归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事实上,中国这场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绿色革命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
黄国琳自小在国外留学,也有过工作经历,了解了不少发达地区的环保情况。回到家乡后,他看到有很多废瓷,既浪费瓷土资源又浪费燃料,而且给环境带来破坏。当时正在找创业项目的黄国琳就有了能不能使这些废瓷变废为宝的念头。考察之后,他成立了富丽天奥石环保砖厂。黄国琳说:“大家对绿色环保都有一个误会,感觉绿色环保价格很高,都是外表好看里面不好用的东西。其实现在环保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我们正在用技术能力把绿色环保理念转化成实际行动,来支持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海归客座教授葛苏认为,海归在发达国家学习环保方面的技术和方法,然后回国服务,大有前途。相对而言,海归在节能环保领域创业受传统理念影响较小,在国外的经历让他们懂得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在该领域找到机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国寻找绿色契机 低碳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相对地,海归作为连接中外的桥梁也必然更“吃香”。 喻恒在德国留学期间就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并且也在不断寻找创业的商机。一次邻居因油漆中毒的事件,让喻恒产生了将水性环保漆引入国内的想法。回国后,他首次将水性漆系列环保产品引入中国,并且成功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水性漆以水为稀释剂,不同于以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等为稀释剂的普通油漆,不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和挥发物。 在英国留学8年的小伙子杨振回国之后,在家乡海南成立了自己的环保公司。在国外,碳排放是可以交易的。“如果一家工厂的配额只能排放1000吨,使用完后就不能再生产,除非通过碳排放市场购买更多的配额。”他说,“通过统计省下的电量,可以计算出省了多少煤炭,然后拿出来交易。碳交易可以作为促使企业节能降耗的手段,更好地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留学海外人员已经看到这个机遇。他们在逐步寻求环保事业的发展平台,寻找回国创业、参与这场绿色革命的契机。 引入国外先进技术 “我们想对症下药,分段解决,主要看各段污染是什么,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我也希望采用国外学来的先进技术,使温瑞塘河回归我们小时候那条清澈的河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胡如意信心满怀地说。 近年来,他将自己和团队发明的一种利用生物原理进行的分离增浓预处理技术——污泥反相分离应用于河道治理。该技术能将污泥的浓度提升到3倍以上,并显著地改善污泥的流体性能,同时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效率。该技术目前正进一步开发,除公司本身的科研投入,还分别获得了碳信托机构、欧盟一些科研项目的资助。 目前,胡如意的团队负责温州市区一条塘河治理示范工程项目,接下来瞄准农村污水处理领域。胡如意认为,国内的污水治理着重于破坏后的修复工作,因此效果不是很理想。源头治理是根本。在国外,污水治理方面的经验是,要做到源头治理和末端修复结合,短期治理和长期治理相结合,单一投入和综合开发相结合。 环保贵在持之以恒 目前新能源广受关注,但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仍是最具现实意义的研究领域。煤炭是我国储量最丰富、应用最普遍的能源品类,但因燃烧不充分,使用中会排放二氧化硫,造成空气污染。 海归谷俊杰是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终身教授,他和新奥集团合作的“超临界水煤气化”项目,旨在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国外已经有了超临界水发电方面的研究,但用于大规模煤的气化,目前还是空白。“煤气化技术,可将我国西部储量丰富的煤变为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管道送到东部地区,既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减少污染,也避免煤炭运输中的车船等能源的重复消耗。”谷俊杰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有机会尽展所学回报祖国,同样是一个让生命‘充分燃烧’的过程,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达人环保公司的总经理陆效军评价说:“环保贵在持之以恒。虽然我们在一些环保高科技领域起步较晚,但是只要我们整合力量、加强攻关,就能实现技术突破,达到青山绿水的奋斗目标。” 政策链接 脱硫脱硝名单公开 多家央企上榜 7月11日,国家环保部发布《关于公布全国燃煤机组脱硫脱硝设施等重点大气污染减排工程名单的公告》,对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在内的数十家企业的燃煤机组脱硫脱硝设施清单予以公开,并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数据链接 478亿 2014年,北京市财政统筹安排中央和市级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47.17亿元,共涉及71个具体项目。从2013年起,北京市财政计划5年内统筹落实资金478.58亿元,专项用于确定领域的污染防治工作。 5万亿 2014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六场记者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国家环保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环保投资每年增加2000亿元以上,增幅超过14%。整个“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入预计超过5万亿元。 (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